“十四五”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发展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基准值
(2020年) |
目标值
(2025年) |
指标类型 |
1 | 社会工作人才总量 | 万人 | 10 | 20 | 预期性 |
2 | 持证社会工作者数 | 万人 | 3 | 4.5 | 预期性 |
3 | 社区工作者的持证率 | % | 14% | 20% | 预期性 |
4 | 街镇社工站覆盖率 | % | - | 100% | 预期性 |
5 | 每个养老机构、每个街镇养老服务
综合体各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 |
人 | - | 1 | 预期性 |
6 | 持证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数 | 人 | 22 | 500 | 预期性 |
7 | 每10万名青少年配备
青少年事务社工数 |
人 | 80 | 100 | 预期性 |
8 | 每千名境外人员配备社会工作人才数 | 人 | - | 1 | 预期性 |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人才布局
一是拓宽社工人才服务领域。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途径,聚焦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养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退役军人事务、婚姻家庭、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含社区文化服务)、心理健康、就业援助、医疗卫生、精神健康、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灾情管理等重点服务领域,推进社会工作深化发展。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工、儿童福利社工等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学校社工队伍,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教育机构要配备社会工作人才,或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安全、生命关怀(殡葬服务)、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移民服务管理、金融服务等新兴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加强社工人才岗位开发。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社区中,开发一批社会工作岗位。推动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的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公益领域社会工作岗位。支持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使用社会工作人才开展专业服务。鼓励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之家等平台,开发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人才,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三是培育社工服务载体。加强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搭建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增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提升基层服务和治理能力。积极培育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特别是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要任务的中小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规范发展。
四是激发社工人才创新活力。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人文关怀和专业指导作用,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后疫情时代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支持社工人才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开展特色服务和品牌建设,开发设计满足社会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发挥好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协同作用,提升基层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