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 AD
2.答案: BC
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主要文种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共十三种。
从行文关系上分,公文可分为(1)上行文;(2)平行文;(3)下行文。
下行文包括:(1)命令;(2)指示;(3)批示;(4)批复;(5)通报。
上行文包括:(1)请示;(2)报告。
故正确答案为B、C。
A项“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D项报告属于上行文。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的知识。“报告”属陈述性的上行公文,而“请示”属请求性的上行公文;议案文种特殊,其发文单位和收文单位是具体而明确的,仅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所以答案为B项
4.答案: D
解析:公文的草稿经终敲定后,由领导签发,成为定稿,具备了正式的公文效用。因此本题选>D>项。
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志。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5.答案: D
解析:公安分局和大学不存在隶属关系,应该用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故正确答案为D。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请示可分为解决某种问题的请示,请求批准某种事项的请示。
“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一种公文文体。
“指示”,>是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指导原则的下行公文>。指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政策性,可以使某项重要事项、工作能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