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并未完全否认孔子的与“敏行”相对的“讷言”的观点,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批判。彼时儒家弟子大概一味固守成规,将“讷言”加以绝对化,视为对一切论辩都加以回避和否定,以致在诸子之中逐渐丧失话语权,而荀子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掌握话语权,儒家学派终究要在此消彼长的百家争鸣之中消亡。是故,荀子一方面高擎“君子必辩”大旗,鲜明地改革儒家学派的理论观点,另一方面,他在坚持以仁言辩说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也承认“讷言”的合理性。从而在不完全否定师尊孔子观点的基础上,既“法先王,顺礼义”,向旁门争夺儒家话语权,又团结本学派成员,达到“党学者”的效果。
以下表述与文意不符的是:
A.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B.荀子坚决反对“讷言”,支持“君子必辩”
C.荀子认为一味“讷言”会使儒家丧失话语权
D.荀子对师尊孔子儒家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改革
2.非遗是活的文化载体,由于原本产生和延续的环境消失,一些传承人手、脑、口中的非遗正悄然消失。同时,非遗传承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传承,讲究的是师徒间的口传、手授、意会,甚至是一种亲情关系的延伸;还崇尚小集体作坊制,注重相聚一堂共同参与的氛围。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非遗传承的环境也在逐渐消失。并且,非遗传承实行师徒制和作坊制,其对言传身教的讲求,也限制了传承的受众面,不利于非遗的推广和传承。
这段文字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非遗传承面临种种困境
B.非遗传承需寻找新形式
C.非遗传承所具有的特征
D.非遗传承或在当代断层
3.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弭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间领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上述文字意在:
A.强调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B.阐释民法典是法治最重要的逻辑起点
C.表明实施民法典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
D.揭示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1.【答案】B。中公解析:由“孔子的与‘敏行’相对的‘讷言’的观点”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荀子并未完全否认孔子的与‘敏行’相对的‘讷言’的观点,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批判”“他在坚持以仁言辩说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也承认‘讷言’的合理性”可知,B项的“坚决反对”说法错误。由“彼时儒家弟子大概一味固守成规,将‘讷言’加以绝对化,视为对一切论辩都加以回避和否定,以致在诸子之中逐渐丧失话语权,而荀子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掌握话语权,儒家学派终究要在此消彼长的百家争鸣之中消亡”可知,C项说法正确。由“荀子一方面高擎‘君子必辩’大旗,鲜明地改革儒家学派的理论观点”可知,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2.【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是并列结构:首句指出由于产生和延续的环境消失,一些非遗正在消失;第二句、第三句话指出,社会的发展使非遗传承所需要的环境逐渐消失;最后一句话指出非遗传承的特点使得传承的受众面受限。文段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当前传承非遗所面临的困境,A项正确。C项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B项的“新形式”和D项的“或在当代断层”属于过度推断。故本题选A。
3.【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然后介绍民法典的一系列作用,并由此引出民法典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间领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民法典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A项表述与此一致。
B项错误,文段未提及“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排除。
C项错误,文段未提及“制度布局”,排除。
D项错误,文段论述了民法典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未提及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排除。
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