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人员的具体对象如何理解?
答:凡是符合招聘公告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且符合招聘简章中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
关于“考生身份”的填写说明:分为“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两大类,其中,“应届毕业生”是指2025年毕业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
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毕业当年度)即2024年、202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具备岗位规定的工作年限,也可以非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要求具有工作经历的岗位,只能选其一。留学回国人员参照以上说明执行。
“非应届毕业生”是指除应届毕业生以外的报考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待业人员等。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的考生身份均为“非应届毕业生”,报考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且符合岗位资格条件方可报考。在读的学历不能视为已经取得的学历。如在读大专,不能报考学历要求为“大专/高职及以上”的岗位。
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符合招聘公告和招聘简章中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外,还要提供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报考人员可上网(www.cscse.edu.cn)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
如岗位要求户籍或居住地在相应范围内,考生应自行确认后报考。
二、报考人员年龄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方法?
答:报考人员年龄要求如为“年龄上限40周岁”,这个条件是指1985年1月1日之后出生,以此类推。
招聘简章中“最低工作年限”要求,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如,最低工作年限要求为一年,报考人员应于2024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以往在不同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可累计计算;部分岗位要求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报考人员必须同时符合。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具有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
三、填写考试报名信息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考试报名信息表中的项目,都必须认真、准确、如实地填写。
(二)报考者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填写报名表时政治面貌一栏选择“中共党员”。
(三)在报考时已辞职的人员,必须在“工作单位”栏填写“待业”。
四、网上报名须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考试报名前本人须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及附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慎重报考。
(二)考试报名实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应对在网上输入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负责,并确认本人符合报考条件。面试前将进行资格审核。
(三)报考人员不得以他人身份进行报名,否则由此引起的纠纷,由报考者承担全部责任。
(四)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试。
(五)报考人员完成信息填报和岗位选择并成功提交后,系统页面显示报名成功的提示信息,方可视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的报考人员应按时下载打印准考证,否则视为放弃考试。
(六)由于网络等不确定因素,请报考人员错时报考。
五、考生参加考试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请报考人员仔细阅读《考生须知》《考场规则》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违纪情况参照此规定处理),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考试前30分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两证必须同时具备)进入考场。经监考人员核对信息无误后,在考场座次表上签名并对号入座。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二)报考人员必须自备黑色字迹墨水笔、2B铅笔、橡皮。考试不得使用涂改用品和计算器。
(三)严禁将手机、计算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蓝牙耳机等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他有关设备、文字资料带至座位。
(四)不能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不能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
(五)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将试题内容进行抄录、复制、传播。考试期间(结束前),非法复制、获取、传递、散布试题及答案等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场的,按照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
(六)报考人员必须遵守《考场规则》,若有违纪作弊行为,将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
(七)考生有义务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考试试卷和答题信息,不被他人抄袭。若有答卷雷同,双方均取消考试成绩。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相应条款严肃处理。
(八)考点无停车条件,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地址和赴考交通路线,按时参加考试。
(九)考点内禁止吸烟,考生应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请勿将贵重物品带入考场。
六、笔试作答有何要求?
答:请报考人员仔细阅读作答注意事项,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报考人员应严格遵守考试指令,服从考试工作人员安排。
(二)报考人员应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码。
(三)报考人员应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
(四)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等电子设备及涂改用品。
(五)考试结束铃响,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将试卷、答题卷和草稿纸背面朝上放在桌上,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七、本次考试是否进行考前培训,有无指定考试用书?
答:本次考试不组织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辅导培训班,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社会上任何以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八、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准考证怎么办?
答:遗失身份证的报考人员,须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由公安部门出具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材料。
遗失准考证的报考人员,考试前可自行到网上下载打印。考试后不办理准考证补办等手续。
九、笔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和方式是什么?
答:笔试成绩于笔试后1个月公布,考生自行登录报名系统查询。
十、这次考试如何确定面试人员?
答: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1:3比例,确定各岗位参加面试的人员。面试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面试前,招聘单位将对拟参加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面试;资格审核未通过的,招聘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笔试成绩排名其后的考生依次递补。
十一、面试时需带哪些证件和材料?
答:面试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准考证、报考人员报名信息表和有关招聘单位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凡有关材料信息不实或不符合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的,招聘单位将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面试的资格。
十二、对虚假报考及恶意注册等行为如何处理?
答:凡报考人员提供的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有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或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骗取考试资格,存在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等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将被取消本次报考资格或成绩,且记入诚信记录。
十三、考生于考前还须知晓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答:(一)为保障考试安全与秩序,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必要时考试机构和考点工作人员在组织、实施考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保守考试秘密的需要,对有关人员的相应行为作必要限制。
2.封闭相关考试场所,制止无关人员进入。
3.查验报考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材料,检查报考人员携带物品,必要时使用安全监测设备或者以适当方式,对报考人员实行检查。
4.暂扣报考人员违反规定携带的用于或者可能用于作弊的设备、工具、材料等物品。
5.在考试场所内设置、使用视频监控、无线电探测、身份核验等电子设备,在必要范围内,对无线通讯进行干扰或屏蔽。
6.制止和处理报考人员违反考试纪律、考场规则的行为,必要时可终止报考人员继续参加考试。
7.对故意干扰、破坏考试的人员,移交公安、司法等部门处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考试违法行为处理的规定
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3号)相关规定
第二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具有相应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包括: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的;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组织考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弊的;多次组织考试作弊的;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的;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的;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获取、记录、传递、接收、存储考试试题、答案等功能的程序、工具,以及专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工具,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作弊器材”。
第五条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具有相应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包括: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多次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向三十人次以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不影响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的认定。
第九条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又组织考试作弊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分别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的,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组织考试作弊罪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数罪并罚。
十四、本年度虹口区街道社区工作者等公开招聘考录方式采取什么形式?
答:今年采取集中招录和分散招录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一次笔试,分散多次招录。笔试成绩在本年内有效,用人单位在集中招录后还有用人需求的,可随时组织公开招聘工作,并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
原标题:虹口区2025年街道社区工作者、部门编制外聘用人员公开招聘考试问答
文章来源:https://www.ecloudexam.com/website/online/news_detail.zul?guid=dae045ff-4b1c-4c2c-969b-cf7e4cd26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