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待遇

导航

位置:首页>考试动态 > 工资待遇 >

黑龙江牡丹江市社区工作者人均月薪酬3696元,高于新任事业编制人员!

牡丹江先锋网 2020-12-25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近年来,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按照职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要求,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充工作力量,提升治理质效。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探索选拔任用新机制,努力吸收更多素质好、能力强、业务专、境界高的人才。

一是推进社区工作者满额运行。落实员额管理,每个社区按照每300~400户常住人口配备至少1人、超过3000户每增加500户增配1人的标准核定社区工作者员额。今年10月,公开招聘街道事业单位和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试结束后,四城区分别利用本地未录用人员的笔试成绩,制定面试方案招聘社区工作者,其他6县(市)采取自主招聘的方式补充社区工作者,设置年龄、学历、专业水平等准入门槛,招聘人员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全市共补充社区工作者251人,为社会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选派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今年7月,牡丹江市委组织部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主动搭建平台,从市直53个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派了101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任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召开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动员会,督促挂职干部及时到岗工作,熟悉社区情况,加强与社区工作者的融合度。挂职干部到社区后,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基层党组织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明方向、干实事、求实效,把一些先进思维、好的思路带到社区,充分发挥帮扶、协调、沟通、服务的积极作用,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公开招聘街道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任职。今年10月,积极落实省委组织部部署要求,开展2020年度公开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人员到村(社区)任职招聘工作。按照招聘单位实际情况和招聘岗位类别,整合招聘岗位,平衡报名比例,保证没有空岗,采取公共基础知识和基层社会治理两科联考方式,利用一上午时间完成笔试,并将社会工作师的社会实务纳入考题范围,旗帜鲜明地鼓励专业人员进入社区工作领域,通过笔试、政策性加分、面试最终招聘街道(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任职26人,进一步化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治理活力。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动态增长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政治激励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者“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一是构建薪酬体系,科学设置岗位补贴。认真落实省委“按当地最低工资2.5倍左右兑现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要求,以当地最低工资的2倍为起始档次确定岗位补贴,实行社区工作者岗位补贴等级制度,共13级,晋级标准按岗位补贴的5%核定。社区工作者设置三类岗位,分别对应不同岗位补贴等级范围,正职岗位为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岗位补贴等级基准级别为3~13级,副职岗位为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岗位补贴等级基准级别为2~12级。普通岗位为其他社区工作者,岗位补贴等级基准级别为1~11级。岗位补贴晋升与工作年限、学历情况、表彰奖励挂钩。

二是完善考核措施,落实绩效补贴。绩效考评以区(县、市)为单位进行,以当地最低工资的0.5倍为平均基数分岗考核确定绩效补贴,并针对社区正职、副职、普通岗的不同压力,设定了1.5、1.1、0.8的绩效基数系数和140%、100%、60%的发放额度系数。同时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全面落实“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与岗位薪酬挂钩,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干劲。目前,社区工作者人均月薪酬(含绩效)3696元,高于新任事业编制人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月人均薪酬与主任科员基本持平。

三是组织定向招聘,拓宽发展通道。为解决社区工作者“出口”不畅问题,今年9月,市委组织部精心组织开展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经过公告、报名、审核、考察、笔试、面试、体检、公示等环节,从62名符合报名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招聘19人进入事业编制,打通了社区工作者晋升通道,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工作者对今后的预期,使他们更加安心、安身、安业。

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治理功能。 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者工作负担,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使群众生活更方便,表达诉求渠道更畅通。一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今年5月份,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清理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取消社区14个类别60项证明事项,对没有明确法律法规依据、未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保留证明事项清单、不属于社区职责范围、个人有效证照能够证明相关信息以及能通过部门信息查询方式获得信息的证明,一律取消。从根本上改变了“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的现象,从而让社区工作者轻装前进,回归主责主业。同时,减少了办事环节,理顺了办事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推行“一窗式”服务。为加强基层治理创新,防止社区工作者机关化,深化推进基层“最多跑一次”改革,健全全科服务机制,全面实行“全岗通”“一窗制”,通过业务培训、经验转化等方式,使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全科医生”和“办事能手”。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全科社工负责接待群众办事,将社区各类服务事项梳理整合,集中在一个窗口受理,打破了社区工作者“一人一岗”“条块分割”的传统服务模式,实现社区工作者由“专职型”向“全能型”转变,使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化,更有亲和力。三是推进“三个一”长效机制。为推动社区工作者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在全市社区建立社区工作者分片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长效机制,每名社区工作者服务一片责任区,管理一套入户台账,记好一本民情日记,要求每名社区工作者“知门、知户、知事、知策”,切实做到“五必到”“六必访”“七必报”“八严禁”,通过“三个一”长效机制,社区工作者对所负责的责任区进行走访排查、登记造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了账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漏事。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划定社区工作者责任区1528个,为居民解决问题6459个,实现了问题在一线解决,纠纷在一线调处,矛盾在一线化解。

原标题:打造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激发创新社会治理新动能

文章来源:http://www.mdjswzzb.gov.cn/index.php?m=Home&c=Index&a=detail&id=11809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