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2、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中标志性条件为“四个孩子中两个说的真话,两个说的是假话。”同样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所以第一步找题干中具备的矛盾关系。题干当中甲(有人偷吃糖果)与乙(四个人都没有偷吃糖果)这两句话矛盾。既然两者矛盾,则必然一真一假。找到这对矛盾关系之后,无法判断到底谁真谁假,所以第二步绕开矛盾去看其他话丙和丁的真假情况。丁说丁没有偷吃糖果,假如丁的话为真,我们会发现丙说的“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这句话也必然为真。与题干相违背。所以丁为假,乙为真。丁所说的话为假,那就表明丁他偷吃了糖果。而当我们知道丁偷吃了糖果之后,我们可以推出有人偷吃了糖果,于是我们可以推出甲为真。所以说真话的是甲丙,说假话的是乙和丁。选A选项。
总结:真假话问题中解释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一找到矛盾,二绕开矛盾判定其他话的真假情况,三回到矛盾判定矛盾双方的真假情况,(一找二绕三回)。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以后在做题过程当中能使熟练使用这种方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质量。v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