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导航

位置:首页>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公共基础科技知识:关于声学的那些小知识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2019-04-28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当然,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是1500m/s,在钢铁中是5200m/s。因此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人趴在地上去听敌军是否来袭,是因为声音在地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马蹄声等通过地幔传播,趴在地上听就可以更早发现敌军的情况。

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10⁸m/s。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2.99792000×10⁸m/s。由此,我们会发现光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声音的特性

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声音的波形不同,则音色就不同。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不同的人叫住你,你能很快分辨出来是谁在说话,是因为不同的人他们的音色是不同的。而音调的高低(高音、低音)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所以,我们听到有些声音很尖锐,有些则很低沉,其实是因为他们的音调是有差别的。响度是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发声体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波的振幅以分贝为单位。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以上就是关于声学的一些小知识,你学会了吗?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