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导航

位置:首页>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现当代文学派别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2018-02-11

七、七月诗派

代表人物:胡风、艾青、曹白

盛行年代: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文学主张:为抗战服务、为祖国服务

主要阵地:《七月》、《希望》

文学特征:作品与现实斗争密切相连,擅长自由诗体

八、山药蛋派

代表人物:赵树理、马烽、孙谦、张石山、潘保安

盛行年代: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及80年代

文学主张:文学是革命的一部分

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老长工》、《守老大进城》

文学特征:擅于通过普通百姓表现时代精神,语言富有山西特色

九、伤痕文学

代表人物:刘心武、卢新华、冯骥才

盛行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文学主张:揭露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苦难

代表作品:《班主任》、《伤痕》、《献身》

文学特征:一种对社会愤懑不平的宣泄,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

十、反思文学

代表人物:王蒙、张一弓、高晓声

盛行年代:20世纪80年代

文学主张:思考触角,对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

代表作品:《蝴蝶》、《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顺大造屋》

文学特征:淡化创伤记忆,认同历史发展,以规范的个体心理情感显示理想主义色彩

十一、寻根文学

代表人物:贾平凹、韩少功、莫言、阿城

盛行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文学主张: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

代表作品:《棋王》、《商州系列》、《老井》、《厚土系列》、《红高粱系列》

文学特征:表现乡野粗朴,甚至鄙陋状态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