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导航

位置:首页>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2016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行测(12.29)

2016-12-29

1.C[解析]文段的最后为强调的重点,即理想状态下,两者兼顾。由此可知,选项C与文段的主题句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选项A、D是文主题句——两者兼顾的原因,并非强调的重点,故排除。选项8是保护方言的目的和作用,并非作者意图,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C。

2.B[解析]通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宋代书会先生,故可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可知生活方式并非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3.C[解析]文段并未体现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项无中生有,故排除。根据“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可知,要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是有前提条件的,故B项错误。根据“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可知,文段中的“信息传播的终端”指的是“受众”,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4.B[解析]由文段第一句可知,A项正确。由“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可知,这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并不是作者的观点,B项错误。由文段第三句可知,C项正确。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5.C[解析]C项,文段之中没有关于一个腺窝对应一个小孔的信息,故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公基(12.28)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行测(12.28)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模拟题—行测(12.28)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