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隶书:由于使用这种字体的人多是一些徒隶(经办文书的小官),所以这种字体被称为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所以有秦隶和汉隶之分。隶书的笔画比小篆简单,且由曲变直,有了横、竖、撇、捺、点等比较定型的笔画。隶书的字形由圆变方,已接近现在的楷书。小篆是秦朝通行的字体;楷书是汉代末年出现的新字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因此,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
2.D[解析]第一空,“神往”指心里向往。通常用“令人神往”,不用“惹人神往”,故首先排除A项。“萦怀”指牵挂在心上。根据词义可知,“萦怀”用在此处也不合适,故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潋滟”指水波荡漾的样子。“朦胧”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关学境界上的朦胧。由文意可知,江南秀丽的景色倒映在水中应该呈现的是一种“朦胧之美”,故排除B项。本题正确答案为D。
3.B[解析]设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a、b、c;他们之间的距离为s;丙x分钟追上甲。由题意可得
(c-b)×10=s ①
(b-a)×15=s ②
(c-a)×x=2s ③
由①②可得c=(5b-3a)/2, ④
将④代入①③可得x=12,所以丙在追上乙12-10=2(分)后追上甲,故本题答案为B。
4.B[解析]近因效应是人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A、C、D项均涉及了近因效应,而B项中没有“最近、最新的认识掩盖以往的评价”。故本题答案为B。
5.C[解析]①中,两个三角形交叉部分仍为三角形;②中,两个矩形交叉部分仍为矩形。⑤中,两个菱形交叉部分仍为菱形。因此①②⑤为一组。③④⑥中各图形交叉部分都为另一类新图形,因此③④⑥为一组。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公基备考|专业知识备考|面试备考|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