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导航

位置:首页>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一带一路”背后的人文历史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2017-09-07

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部分地区社区招聘的重点考察内容,这一部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社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2017社区招聘考试群 538259176| 官方微信 sqgzzks

2017社区考试资讯 你想了解的这里都有 | 备考资料大全 | 每日一练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有人说,如今的“一带一路”是现代版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背后蕴含着哪些人文历史知识呢?五道题带你来了解。

【题1】广义的丝绸之路指的是( )。

A.陶瓷之路和茶叶之路 B.古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

C.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D.茶马古道和河西走廊

【答案】C。解析: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故本题选C。

【题2】汉朝时,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当时的( )。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埃及

【答案】C。解析: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 故本题选C。

【题3】海上丝绸之路的别名是( )。

A.陶瓷之路 B.唐蕃古道 C.太行八陉 D.徽杭古道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