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导航

位置:首页>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社区公共基础知识:犯罪主观方面—解题思路

2017-04-13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疏忽大意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了。比如:

1.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厂的工人。某日为某房主搬运木材,午休时,甲说不知这木材是否能燃烧,乙说我去试试,说完乙便用打火机去点,结果引燃了旁边的油桶,将房主的房子烧毁,乙对房子烧毁的态度是(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意外事件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A。本题中甲说不知,乙说我去试试,说明两个人不是明知,因此排除故意,本题木材旁边有油桶,双方主体是有预见能力的,因此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万一油木材点燃,引爆旁边的油桶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本题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2.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D。本题司机自恃车技高超,无视他人劝阻,这个句话就已经体现出司机是能预见到某种危害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后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所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解题思路

1,首先分析主体是否明知,明知就在故意里面去找,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就很好区分了。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出现就是直接,放任结果的出现就是间接。

2,然后,如果不明知就可能是过失或者意外事件。

3,接着,再看是否是有预见能力,如果有预见能力就可以在过失里面去找,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很好区分,只要题干中有体现自信心很足的词语就是过于自信,比如自恃车技高超、自恃经验丰富。如果没有体现过于自信,那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了。

4,再者,如果没有预见能力就直接是意外事件。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