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导航

位置:首页>复习指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成语“乐不思蜀”

2014-07-04

2014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中会出现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社区工作者考试网(http://shequ.offcn.com /) 为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成语“乐不思蜀”》,社区工作者考试网预祝广大考生能在社区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推荐:

行测备考 | 申论备考 | 公共基础备考 | 专业知识备考 | 面试备考 |考试热点 | 考试题库

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推荐阅读: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成语“负荆请罪”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茅盾文学奖

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莫言及其文学作品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关注微信

微信搜索sqgzzks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招考公告、报名辅助工具、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